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5年第18期 > 正文
编号:12713272
一期缝合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面部狗咬伤临床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第18期
     4 讨论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国95%以上狂犬病是因为被狂犬咬伤所致[1]。WHO在2004年指出,狂犬病的潜伏期是2周~6年,平均2~3个月[2]。迄今为止,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3]。所以狗咬伤的治疗关键是预防狂犬病的发生,正确的伤口处理及免疫药物的使用尤为重要。

    传统对于狗咬伤伤口,由于担心厌氧菌感染以及潜在的狂犬病风险,一般不缝合、不包扎,让伤口内毒素及坏死液化组织自行排出。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创面暴露,容易引起感染;加强伤口换药,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生工作量;伤口愈合时间长,瘢痕增生,且挛缩明显,影响美观及功能。面部由于其特殊性,咬伤后涉及到如何能恢复外形和功能,减少外貌受损。狗咬伤中儿童最为常见[4],延迟缝合后瘢痕增生明显,给其造成心理阴影。与延迟缝合或伤口旷置相比,期缝合伤口愈合较为美观[5]。《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中表示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时需要缝合的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33 字符